曾璟璇,文件倉是渣打銀行大中華區主席,也是前特首曾蔭權、前警務處處長曾蔭培的妹妹。由於身份特殊,訪問中曾璟璇都小心翼翼答問題,對香港近日的爭拗,她只拋下一句:「希望香港人人都開心。」不過對於本業銀行業,曾璟璇就滔滔不絕的談及她對銀行業 ,以及香港前景的看法。她認為,香港一直以來都是擔任「最終中介人」(Ultimate Middlemen)的角色,怎樣將中介人的角色繼續演下去,以及如何協助內地繼續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都是香港當務之急要處理的。 在芸芸「女賓架」中,曾璟璇可說是較低調的一個。據說,曾璟璇在渣打集團(02888)工作最初的12年,沒有幾個同事知道曾璟璇與曾蔭權等哥哥的關係。直至曾璟璇升職成為渣打集團中國區總裁時,她的家世才開始有較多人知道。 不過,撇除了前特首妹妹的身份,曾璟璇本身為渣打立下的不少功績,也足以教人眼前一亮。在1992年加入渣打的Katherine(曾璟璇洋名),主力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為銀行不同級別的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及個人發展指導,及後更升至該行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之後更建立了附屬於渣打的培訓公司展思有限公司(Sclearning)。 到2005年,渣打銀行宣布任命曾璟璇為渣打集團中國區總裁,在她的帶領下,渣打在內地開始其高速的發展。成為中國區總裁後,Katherine先用半年時間在廣州、成都及蘇州成立3間分行,到2007年4月,渣打更成為內地首批成立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之一。再過兩年後,即2009年5月,當上海政府要選擇兩間銀行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點時,渣打銀行是拿到第一張外資牌照的銀行。 經過8年的發展,渣打在內地由之前只有7間分行及1間支行,發展成現時在全國擁有23間分行、77間支行及1間村鎮銀行,經營網點達到101個,內地員工總數超過7,000人。有此成績,曾璟璇可說是幕後的功臣。 現時曾璟璇主要集中負責渣打大中華區,即包括中國、香港及台灣的業務及策略,身為渣打大中華區掌舵人,加上有�兩位曾任職政府高層的哥哥,曾璟璇回答問題可說是非常小心,在訪問中她也多番強調,自己只是一個「金融業從業員」。內地經濟曲�向上 當談及香港及內地的經濟前景,曾璟璇就侃侃而談,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早前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第二季經濟增長更是近年新低,市場都擔心,內地經濟是否已開始放緩。對此,曾璟璇可說是從來沒有擔心過,她認為內地中長期的發展必定是向好的那邊發展。 「過去30年來,內地經濟都有不少動盪,但其經濟規模在30多年間就增長了28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好像2009年金融海嘯時內地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措施,但實際上是10萬億元人民幣,市場的亢奮情緒也是沒有人預料到。內地經濟增長可能跌至7%就引來市場一片恐慌,但其實7%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增長。我之前更打過一個比喻,就是內地的增長,就好像是大笨象以法拉利跑車的速度走,所以內地的增長來得不易。」 曾璟璇透露了她在北京聽到一個說法,就是若內地經濟增長超過7.5%時,內地官員就會開放懷抱推行改革。實際上,中央新領導班子剛上場,10年的管治期內最初的一兩年必定會有很多改革,因為最初的時候最沒有包袱。中央刺激經濟王牌多 「內地的財金官員手中,其實還有很多張王牌去刺激經濟,單是電訊業一個4G牌照,對消費都足以有爆炸性的影響。另外還有興建經濟房等,投入的資金就已達4,000億元人民幣,故內地未來的增長動力實在有太多,我只是談及其中一兩樣。」 「就好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講話,他不止一次提及到要大市場小政府,最近上海自貿區的出現就是這個情況。實情內地是需要有很多改革,可能在我有生之年都未會完,中國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國家,總括來說也是樂觀的,只是短時間內有一定起伏。」曾璟璇說。 就以金融業為例,相關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最新一項就有人民銀行網頁新增一項名為「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的欄目,目的為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運用,期限為1個月至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貸幣政策調控等因素而定。其他的改革就包括利率市場化,甚至人民幣國際化等,每一樣都是大課題。金融業正進行洗牌 這位銀行大中華區掌舵人認為,內地銀行業改革的影響正面,特別是如果內地銀行業愈開放時,對外資銀行無疑會較為有利。就曾璟璇的理解,人民銀行就金融改革上有幾個大方向,存倉是人民幣要全面兌換,全面兌換當中有很多意義,包括資本帳要全面打開,當中就不可以單靠政策推行,而是需要市場主導。 「銀行業一連串的改革,對某些銀行會有一定衝擊,尤其是業務比較單一,做存貸業務為主的銀行,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內地的情況就是要不斷去試,金融業的生態就有擴展的空間。 舉例子說,以往銀行貸款佔總融資額85%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現時一半也沒有。因為有影子銀行等的出現。這當然對銀行的業務有影響,然而我們也要問問,為甚麼會有影子銀行的出現,是企業不能從銀行等渠道融資?如果有需求不能滿足,就會有其他的產品出現代替。」 影子銀行以外,網上銀行的發展也一日千里,還有理財產品等的發展。但總括而言,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銀行業由只是政策銀行,到改制、上市、國際化、容許外資參與等,一路過來實在不容易,整個金融業的生態也與以往大有不同。 曾璟璇也不諱言,內地增長強勁,但能從中佔一席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渣打就在短短數年將版圖以倍數計地擴大,如Katherine所言,作為外資銀行能在可活動的範圍內,有自己的一片天也算不錯。她也明言,未來渣打集團在大中華區的投放,只會是有增無減,而且大中華區為渣打帶來的回報也相當可觀。港人幣業務得天獨厚 那在內地發展愈來愈強的情況下,香港又可擔當甚麼角色?就以人民幣國際化為例,香港雖已佔優,但也有不少對手例如新加坡、倫敦等想分一杯羹,香港應要怎樣做,才可以繼續保持地位? 就這位在銀行業工作了20年的從業員看來,香港由以往到現在,一直都是擔當中介人這個角色,既是如此,香港就應該更進一步發揮好這個角色。「現時停泊在海外的人民幣約有1萬多億元,當中香港佔約七成至八成,這樣其實已足夠香港發展產品去迎合不同投資者對人民幣的需要。」 「事實上,香港在人民幣各種交易及產品上也有優勢,好像香港有熟悉人民幣的專才,又有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及相關的衍生工具可為客人做跨境貿易時有對�,我相信以現時的發展,香港在人民幣業務上是Unrivalled(無敵)的。」曾璟璇笑�說。 至於如何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中心的地位,曾璟璇認為,香港要繼續擔任中介人角色的同時,更要吸引更多不同的人來香港,利用香港的平台,使本港的地位更鞏固。再以人民幣為例,渣打一直積極鼓勵香港及倫敦可就人民幣業務上多合作,互用優勢。 「既然人民銀行的最終目的,都是以人民幣全面兌換作終點,要達成這個目標,就需要有很多參與者,可以幫內地一把,要掌握到當中的機遇。香港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要向外展示國家的能力。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其貨幣的強弱應是一致,也應是愈來愈多人用你的貨幣,中國現時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的用度雖是升得很快,到現時已是第九位,但為甚麼不可做到前三名?當中香港還有很多可幫忙的空間。」望港營商環境不變 談到香港的發展及機遇,就不得不問問Katherine對近年香港政治及營商環境的看法。對於這個題目,曾璟璇每次答問題前,都經過一番的思考,有時更是欲言又止。就好像近日社會熱烈討論的香港電視不獲發牌事件,很多人都認為王維基應獲得發牌,對此曾璟璇也曲�同意。 「我是香港人,我當然有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大致上和香港人沒有兩樣。」她之後也補充,香港人其實也要想想內地的情況,現正曲�地進步,雖說政治環境一直沒變,當香港正享受內地給予的驅動力時,沒可能不跟住內地的步伐走。說到此處,曾璟璇可能覺得自己說得太多,所以停止了,並只說了一句「希望大家開心」就將問題帶過。 不過她特別提出了一點,就是香港正在向前行,特別是在人民幣業務發展上,香港依然佔優,故市場需要政府支持的同時,也希望政府的支持是讓市場自己去運作。換言之,曾璟璇是否指政府的干預太多?「千萬不要解讀我的說話,我只想說希望香港金融業過往的狀態可以一直持續。」曾璟璇 Profile 現職: ?2009年至今任渣打銀行大中華區主席、渣打(香港)董事長、渣打(中國)主席、渣打(台灣)董事長 事業: ?2007年任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執行總裁兼董事會常務副主席 ?2005年任渣打集團中國區總裁 ?1992年至2004年為渣打擔任人力資源管理職務 ?1992年加入渣打銀行 學歷: ?加拿大Alberta大學商學士 成就: ?《財富》雜誌(中文版)2011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第20位儲存
- Nov 13 Wed 2013 10:15
曾璟璇:提升人幣國際地位 做好「最終中介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