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件倉視頻領域爆發一場戰爭,即百度被優酷土豆、搜狐視頻等以“反盜版聯盟”的名義起訴。雖然最終結果有待權威部門給出,網民也認為這不過是一場搶奪視頻入口的“折子戲”,熱鬧之後這起事件留給互聯網的反思卻很多。通訊員朱秀男為什麼總是搜索引擎據悉,搜索引擎主要有兩部分:索引系統和檢索系統。前者是通過爬蟲去聚合網絡內容並建立索引表,後者處理用戶的檢索詞,然後到這個索引表里尋找答案。因為搜索引擎天生的開放性,需要聚合不同來源的內容,侵權風險也與生俱來。此次被起訴的對象百度,從10年前開始便陸續被各版權協會起訴。“不作惡”的穀歌、國內搜索黑馬360、曾經流行的影視搜索引擎迅雷狗狗等均曾涉及類似的糾紛。2004年,穀歌開�了一項宏大的數字圖書館計劃,將線下圖書通過掃描進行數字化,其中包括570位中國作家的17922種作品;2005年,穀歌被美國出版商和作協起訴,此後不了了之,其視頻網站Youtube也被版權問題纏身。可見,搜索引擎很容易涉及版權問題,訴訟結果往往是庭外和解。這一過程中,搜索引擎的反盜版技術和意識在不斷提高,比如穀歌于2011年推出新的反盜版技術,可在24小時內去除盜版材料和鏈接;百度除了完善文庫等產品的版權化,形成一個和諧的分配模式促進行業發展,還形成了較成熟的版權意識和版權保護手段。焦點在於是否越界雖然大部分信息都能通過搜素引擎獲取,但有一些信息還是設計了壁壘,用戶無法用搜索引擎抓取。比如,豆瓣FM提供的付費會員服務可以讓你獲得高清音樂,百度、穀歌們無法也不會抓取這種數字內容,因為它們不在搜索引擎抓取的“開放內容”之列;人人網這種需要登錄後才可瀏覽的信息,搜索引擎也抓取不到;如存倉網站在Robots協議中聲明禁止搜索爬蟲,搜索引擎也不會抓取,淘寶便是使用此方式禁止百度爬蟲的索引。那麼搜索引擎抓取視頻網站的內容,是否超越搜索引擎服務的邊界?據悉,搜索引擎在信息服務中對於版權規範有一個“避風港原則”。該原則指出,在發生著作權侵權案件時,當ISP(網絡服務提供商)只提供空間服務並不製作網頁內容時,如果ISP被告知侵權,則有刪除的義務,否則就被視為侵權。如果侵權內容既不在ISP的服務器上存儲,又沒有被告知哪些內容應該刪除,則ISP不承擔侵權責任。目前,“避風港原則”被應用在搜索引擎、網絡存儲、在線圖書館等方面。一體化服務或是趨勢人人網或者微博用戶或許會有印象,在信息流中出現的視頻鏈接,可以直接以小窗口的形式預覽播放並不需要跳轉。微博和微信對於出現的第三方網址,過去需要調用第三方瀏覽器瀏覽,現在則可直接在微博和微信瀏覽。也就是說,它們通過嵌入瀏覽器內核充當了瀏覽器。今年,瀏覽器產品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紛紛加入視頻直接看的功能。因此,要麼是視頻播放器想充當瀏覽器的角色,要麼是瀏覽器想充當播放器的角色,不同的產品形態均向對方領域延伸,以提供一體化的服務。不過,盡管互聯網公司、產品的服務可以沒有邊界,但一切的前提是合理合法,遵從遊戲規則和各方利益。以UGC內容為例,它的紅線在於:如果是引用,需要標明出處,如同發微博、微信時可以轉發內容,但不要把別人的內容冠以自己的名字。視頻內容的紅線是什麼,或許需要版權各方、搜索引擎們一起坐下來談,經過一番博弈之後才會明確。如果合作,視頻網站可從搜索引擎獲得更多流量和用戶,搜索引擎可以獲得更大競爭優勢,用戶可以方便地獲取、發現好的視頻內容。儲存
- Nov 21 Thu 2013 09:46
視頻遊戲,越界就不好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