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宜萍靳斯慰黔南的全稱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迷你倉地處貴州中南部,平均海拔997米,轄內高原為主,苗嶺橫貫,紅水河、都柳江流經,擁有世界上同緯度僅有的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地貌。深秋時節,北方層林盡染,南方細雨不斷。記者來到貴州省黔南州,慕名採訪了全國農金服務先進單位黔南銀監分局。加強政策指導加大涉農投入在都勻市農信聯社理事長周海洋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份“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黔南監管分局支農服務工作承諾書”。話題於是圍繞此承諾書展開。“從2011年起,我們已經是第三次簽這份承諾書了。董局長對我們要求很高,承諾書里的八大項都要嚴格抓落實,尤其是保證涉農信貸投放增速不低於其他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這可是硬杠杠,偷懶不得哦!”周海洋笑著給記者解釋。誠然,一份承諾就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的責任。周海洋所說的董局長就是黔南銀監分局“掌門人”--局長董友周。董友周曾經輾轉畢節、黔東南等地工作,在黔南工作了20多年。2009年4月份,從黔東南州調回黔南上任的第二個月,決策果斷、雷厲風行的董友周便指令:“要用四個月時間,徹底消除黔南州所有鄉鎮金融服務空白網點!”在經濟相對滯後,基礎薄弱的黔南州,談何容易?然而,到當年的9月下旬,這項被稱之為“民心工程”的艱巨任務宣告完成。這一行動之快、辦事效率之高、順應民心之深的經典之舉,引起了銀監會領導的高度關注。2009年9月,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率貴州銀監局有關領導到龍里、貴定視察;10月,時任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親自率團到貴定縣便民服務點視察、調研;10月16日,銀監會向全國宣佈,將用三年左右時間解決全國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問題。而全面實施支農服務承諾制度、與全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簽訂《服務承諾書》,僅僅是黔南銀監分局充分發揮監管激勵約束作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局採取積極務實的監管舉措,對支農服務實施全過程監管,不斷增強銀行業支農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行承諾制度落實情況與機構准入和高管履職考核掛�的監管措施,督促健全完善支農服務長效機制。發揮准入監管導向作用,科學合理配置網點布局,嚴格控制鄉鎮網點撤遷,鼓勵銀行機構網點向下延伸,對到鄉村增設網點開闢“綠色通道”,適度放寬准入條件,實行支農服務與准入掛�,對服務好的機構優先支持增設機構和開辦新業務。實行支農服務差異化考核,適度提高支農服務監管容忍度,對不良率低於5%的從“雙降”改為“雙控”;允許存貸比季節性超比例;對因災等因素導致的不良貸款給予適當免責。強化機構風險監管,嚴控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分類監管,對評級靠後、指標較差的機構實行重點監管,有效防控單體機構風險,全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指標持續改善,機構健康度不斷提升,連續六年未發生案件和重大風險。“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相關政策精神,銳意創新,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監管思路,積極引領轄內 銀行業改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產品,加大信貸投入,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為促進地方‘三農’加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董友周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了轄內農金服務的概況。截止2013年9月末,黔南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餘額188.8億元,比年初增加41.03億元,同比多增17.21億元;增長31.83%,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平均增速1.83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占比93.61%,高于年初1.34個百分點,繼續實現“三個不低於”。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農金服務今年7月25日,黔南州人民政府下發紅頭文件《關於開展黔南州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示範縣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努力方向,即以完善縣域金融體制機制、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為重點,深入探索新形勢下縣域金融創新發展的思路和途徑,進一步改進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把示範縣的創建成果轉化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記者翻開上述文件看到,按照計劃,到2014年6月,示範縣達到的主要指標是:———創新儲存倉合農村經濟特點,低成本、可複制、易推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主要涉農金融機構在規範完善原有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基礎上,創新不少于5個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至少有1個主打特色品牌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涉農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幅同比增長40%以上,其中農戶貸款增幅同比增長35%以上。涉農貸款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4個百分點。———將縣級信用社改製組建為農商行。引進合格資本設立村鎮銀行。實現銀行卡農村覆蓋率達到80%以上。———深入推進“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富民惠農金融創新工程”、“陽光信貸工程”建設。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農戶、農村小微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標準化建檔達到80%以上,陽光信貸標準化網點覆蓋率達到80%以上,實現基礎金融服務村級全覆蓋。———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並成立1家以上服務涉農業務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建立農村產權流轉管理中心和交易平台,積極出台農村資產確權、抵押登記等政策和制度。記者採訪獲悉,黔南銀監分局積極推動農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進展明顯。20 11年就提前實現了全額投資股,法人股占比持續提高,股權結構得到優化,法人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支農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已經逐步形成合作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新型農村金融相結合的分工協作、互為補充的農村金融服務格局,金融服務“三農”功能不斷增強。在都勻、荔波採訪期間,無論涉農金融機構,還是貸款農戶,提起黔南銀監分局,都讚不絕口、連聲稱道。用荔波縣信用社理事長封光榮的話說即是:“銀監局多年來對我們涉農金融機構的工作特別支持,呵護有加,像兄長愛護親兄弟,我們沒有理由不幹好工作。”強化監管導向推進金融創新在瀰漫著花香的鮮花種植大棚里,記者見到了徐逢連。或許是成天與鮮花為伍,心花亦爛漫,這位布依族婦女年逾60卻看上去只有40來歲。徐逢連一邊向記者一行介紹她的鮮花品種,一邊樂呵呵地將剛剛採摘的玫瑰花精心包裝:“這些都是要運到貴陽去的。現在,玫瑰花的銷路非常好,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歡花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正在蓋的鮮花大棚很快就要竣工了,二期擴大後花苗培育基地可以達到400多畝。”精幹的徐逢連除了自己每年純收入10多萬元,還帶動村里60多戶農戶致富。“全靠信用社的支持,我們才有今天!”她對金融機構心懷感恩。近年來,黔南銀監分局積極引領銀行業根據自身經營特色,積極創新業務品種,儘快將在城區開辦的新產品推廣到農村,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功能。不斷改善信貸管理機制,優化信貸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開闢金融服務“綠色通道”,豐富信貸產品,全州銀行業相繼推出了“金紐帶”、“金鑰匙”、“鳳還巢”、“領頭雁”等富有特色的信貸產品,滿足農村融資需求。積極探索建立靈活的貸款抵押方式,開辦了農村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有效擴大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途徑。為推動轄內銀行業加強農金服務工作,黔南銀監分局年初專門組織召開了全州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會議,對全年支農工作進行具體部署,督促轄內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牢固服務宗旨,堅持“三農”定位,充分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完善產品服務創新,改進服務功能質量,進一步拓寬農村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加快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支農長效機制。截止2013年9月末,當年全轄74個空白鄉鎮金融機構網點,累計辦理存款25.77 萬筆,金額15.31億元;累計辦理貸款6.95萬筆,金額20.29億元,充分解決了19.4 萬戶農戶的金融服務問題,獲得了上級及社會的充分肯定。同時,積極創新服務渠道,鼓勵金融便民服務向村延伸,已設立村級便民服務網點6個,大力推進“村村通”工程,鼓勵農村機構加快網上銀行建設步伐,加快電子機具在農村布設進度,大幅延伸服務網絡,提高服務便利度。“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黔南銀監分局融監管于服務之中,恰如潤物之雨,在黔南多民族地區默默奉獻,在農金機構的背後默默奉獻……迷你倉最平
- Nov 21 Thu 2013 09:15
潤物無聲保駕護航———貴州省黔南銀監分局支農服務紀實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