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self storage中國南車旗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設計和製造的兩台雙流制普貨電力機車開進了南非,中國企業深入南非全面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大。 自2010年中國與南非兩國達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後,兩國之間的貿易迅速發展。2012年全年中南貿易額近600億美元,在2011年增長77%的基礎上同比增長32%。 在此背景下,中資企業在南非的投資領域迅速擴大,投資範圍覆蓋十余個行業。雖然中資企業全面進駐南非,但在南非投資也面臨著一定風險。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行長助理李峰博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資企業在南非投資面臨政治風險、法律風險、勞工風險、經營風險、匯率風險五大風險。行業投資多元化 中資企業在南非投資,近幾年新進南非投資的企業數量在增加,已經在南非有多年業務經驗的中資企業開始大幅提升在當地的投資額度。 2013年3月26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非總統雅各布·祖馬見證下,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和南非萊利銀行作為銀團貸款聯合牽頭,與河北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冀東發展”)簽署了一項貸款總額為10億蘭特的協議,這項貸款將用于冀東發展在南非投資的水泥項目。 實際上,上述冀東發展在南非的投資項目在2010年9月已經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打響了中國水泥企業海外擴張的第一槍。 在中資企業走出來的背景下,冀東發展在南非的投資,是中資企業近年來在南非投資迅速擴大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與南非之間的經貿往來越來越頻繁,中資企業近年在南非的投資已經不局限于鋼鐵、礦產行業。 根據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南非中資“走出來”企業中有一定規模、持續經營的超過50家,中方員工約1500人,僱傭當地員工超過13000人。中資企業主要投資領域涉及金融服務、礦產開發、家電製造、通訊、汽車和工程設備、房地產、服裝、物流、能源、水泥等,非金融類累計投資額為41億美元。 這些中資企業既有在南非當地已經拓展業務多年的海信集團、中鋼集團這樣的“老兵”,也有近幾年剛進入南非市場的江鈴汽車、冀東發展等“新軍”。 中資企業在南非投資發展的特點,除了近幾年新進南非投資的企業數量在增加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已經在南非有多年業務經驗的中資企業開始大幅提升在當地的投資額度。 如,2013年6月,海信集團在南非開普敦舉行儀式,宣佈將建立一個以生產電視機為主的工業園區,這將會是海信在非洲建立的最大工業園區,預計為當地提供1200個就業機會。 此外,有媒體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今年重申將在南非庫哈工業開發區投資建廠,首期投資額將超過6億蘭特。廠房建設期間將帶來1000余個就業崗位,整個工程預計今年12月完成。 “中國‘走出來’企業直接投資、並購額不斷增加,‘中國製造’已逐步樹立中高端形象,投資合作方式日益豐富,直接投資、控股、參股,新建、擴建、並購多種形式並存。”在談及中資企業在南非的投資現狀時,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行長助理李峰如是表示。面迷利倉五大風險 部分“走出來”企業跨國經營經驗不足,抗風險意識和能力有限,缺少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中國管理人員不願常駐非洲,且語言和管理思維能力往往不足,當地管理人員總部管控能力不足。 雖然近年來中資企業在南非投資呈現迅猛發展的勢頭,但在南非投資並非一帆風順,也面臨著政治風險、法律風險、勞工風險、經營風險、匯率風險五大風險。 政治風險主要是政權更迭、國有化和扶助黑人經濟發展政策(BEE)。扶助黑人經濟發展政策,是為糾正種族隔離制度對黑人在生產資料與發展機會方面的剝奪,新南非政府先後頒佈實施了《就業平等行動》和《黑人經濟支持法》等法規,目的是改善黑人的基本生活條件,“使所有權和管理結構的種族構成實現實質性的變化”。 根據BEE法案規定,外資非金融機構企業在南非投資時,需要將公司部分股權轉賣給黑人。 在李峰看來,面對上述風險,中資公司不僅應注重對GDP的貢獻,更應採取措施促進當地就業、增進社會福利,在有爭議項目中要充分尊重和考慮到相關聯問題,處理好商業利益相關方和發展利益相關方的關係。 南非屬於法制健全國家,多項法律如公司法、銀行法、移民簽証法等修訂工作尚在持續開展,且與中國法制體系差別較大,中資企業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不足,面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同時,南非外匯管制嚴格,中資特別是私營企業在稅務、反洗錢方面有較多違規違法現象。 勞工風險,在南非表現得較為突出。南非工會組織勢力強大,罷工運動層出不窮。引發勞資糾紛的主要原因為既有工時過長、工作環境惡劣、僱員薪水過低、不簽訂勞動合同等原因,也有工人罷工要求加薪,南非工人每年薪酬增幅都在10%左右。 “充分瞭解南非勞動法,密切關注勞資關係,建立勞資問題應急預案。同時,提高中資企業員工的本土化比例,適應南非本土管理風格、管理文化。”李峰在談及如何應對勞工風險時表示,在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應提供安全的生產勞動條件、醫療和社會保險、執行法定最低工資標準、加強技能培訓。 值得注意的是,南非“走出來”企業外部環境與國內大不相同,涉外環節多,關係複雜,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部分“走出來”企業跨國經營經驗不足,抗風險意識和能力有限,缺少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中國管理人員不願常駐非洲,且語言和管理思維能力往往不足,當地管理人員總部管控能力不足。 李峰認為,在此情況下,中資企業需加強可行性調研,全面掌握南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人文信息,熟悉企業經營環境。同時,充分利用投行、財務顧問、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專業服務。 此外,南非蘭特匯率波動較大且頻繁,今年貶值幅度較大,因此在南非投資的中資企業普遍面臨較大匯率風險。 “中資企業需要關注外匯市場變化信號和規律,增強敏感性,監控方向和幅度,降低外幣淨頭寸,選擇衍生金融工具防範匯率風險,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李峰指出,管理措施包括人民幣計價,軟貨幣付匯硬貨幣收匯,多元化經營多元貨幣組合,遠期外匯交易保值,合同加列保值條款,資產收入支出幣種期限金額匹配等。迷你倉
- Nov 25 Mon 2013 10:52
中資企業全方位“進軍”南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