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國華在本周三(10月16日)以答記者問的形式預警貨幣信貸擴張壓 力仍然較大後,存倉央行周四果斷暫停了公開市場操作。周四是央行例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日,當天央行沒有進行任何操作,這是自7月30日央行重�逆回購操作以來首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在這之前,央行一直保持著每周7天期、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並在9月24日當日增加了一次6天期逆回購。央行本周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資金445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周資金淨投放的格局。“應該說,在央行發佈答記者問後,市場對本周四公開市場操作有可能暫停已經有了一定的預期。”多位業內市場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央行順勢回籠部分流動性,以維持市場緊平衡;另一方面,央行本應該通過正回購加大回籠力度,但由於正回購操作對市場的衝擊較大,且本周過後馬上面臨月末,央行此舉也體現出謹慎的意味。10月16日,央行網站刊出新聞稿《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就當前貨幣信貸形勢答記者問》,明確表態:“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應總體上仍然比較充裕。”此前的15日,央行已經大幅削減公開市場操作的逆回購力度至100億元,體現出對於流動性轉向寬鬆的謹慎態度。央行近期這一連串的舉動使得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方向產生各種猜測。“最新公佈的9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信貸擴張依然較快,資金面寬鬆態勢日趨明朗,顯示流動性並不緊缺,央行借此表明貨幣政策的‘中性維穩’態度。”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本報記者說。“就月度或季度金融數據答記者問並非央行的常規行為,央行此舉意在澄清以及為市場解壓,需要各方關注。”魯政委說。通過答記者問,央行明確表示,近期貸款增速相對還是較快,特別是在外貿順 差繼續擴大、外匯大幅流入的情況下,貨幣信貸擴張的壓力仍然較大。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應總體上仍然比較充裕。10月14日,央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增長14.2%,比上年末高0.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13.9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24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新增7.28萬億元,同比多增5570 億元。雖然央行持續向市場傳遞緊平衡的態度,但近期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表現平穩,市場利率出儲存了一定幅度的下跌。1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整體保持回落的走勢,隔夜利息下行3.70個基點至3.0010%的低位水平,7天品種漲13.50 個基點至3.4850%,14天品種漲18.20個基點至3.5730%,1個月品種跌11.7個基點至4.6130%。“近期資金面寬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已超出很多機構預期,這可能堅定了央行適當調整流動性操作力度和方向的決心。”來自銀行的交易員說。此外,在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QE)退出延遲之後,本周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接連刷新匯改以來的收盤價新高,今年至今人民幣已經升值超過2%。“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央行罕見地發佈了答記者問,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的中性立場。”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本周三公佈的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再次確認了貨幣信貸形勢與流動性狀況的積極變化。不僅如此,本周一國家統計局還公佈,9月份CPI同比漲幅達到3.1%,創7個月來新高,通脹預期加大,進一步縮窄了政策放鬆空間。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其通過逆回購、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督促商業銀行主動調整資產負債擴張的節奏和結構、改善資產錯配問題,加強與媒體及社會各界的溝通和解釋,引導貨幣市場利率穩步回落。下階段,將繼續根據形勢變化,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管理和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合理適度增長。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政府換屆以來的金融調控和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已經清楚地表明瞭總體經濟政策目標的變化,在“穩增長”和“調結構”的權衡中,更多地傾向于後者。貨幣政策的定位體現了經濟政策的遠見。魯政委則認為,央行方面的表述,既清晰地說明瞭其不會因擔心出現所謂的“錢荒”或“錢緊”就採取簡單的“大放水”做法,同時也表明管理層不會讓貨幣市場出現較長時間大起大落的態度,未來央行將繼續維持貨幣市場平穩。就資金面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還有即將開始的財政存款稅收上繳(預計回籠約4000億元左右)、逆回購到期的資金淨回籠以及月末時點到來,總體上10月份下半月資金將繼續大量淨流出,資金面的緊平衡狀態並未改變。但總體看,銀行體系流動性仍會繼續處於合理適度的水平。迷你倉
- Oct 20 Sun 2013 14:53
央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釋放“中性維穩”信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