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日前,迷你倉江門市政府正式下發《江門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2-2025)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正式實施,意味著江門旅遊發展進入新里程。該《規劃》總共有60頁,分為12章,對江門旅遊資源、旅遊發展定位、旅遊服務體系、旅遊市場營銷以及旅遊保障體系等都作出了詳細闡述,按照規劃,江門不僅要完善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級國民濱海休閒示範基地的建設,還將通過“三邊發展、三圈遞進”打造十大特色組團等,帶動全市旅遊發展。亮點一 江門旅遊發展戰略四定位《規劃》對江門旅遊發展戰略提出四個方面的定位,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活力支撐,發揮江門資源和生態優勢,積極服務和支撐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國家戰略,以僑鄉文化為特色,提升國際影響,並積極帶動國內市場。其次是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國家旅遊發展政策,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對各種旅遊開發新理念、新模式、新項目先行先試,使江門在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的改革開發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另一個是國家級國民濱海休閒示範基地建設,面向國際的旅遊交通服務網絡和高質量的旅遊接待設施,提供優質的旅遊服務和豐富的休閒度假旅遊產品,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大力發展面向多數群體旅遊休閒需要的項目與活動,並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濱海度假目的地。最後是廣東最具代表性的休閒幸福天堂,培育區域經濟活力,提升旅遊發展動力,不斷提高城市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以不斷完善的旅遊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江門城鄉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提升,建設人民的幸福家園。亮點二“三邊三道”的旅遊經濟軸據《規劃》介紹,沿江邊、海邊、路邊的旅遊經濟重點突破和集聚提升工程———以川山群島濱海旅遊產業園、銀洲湖旅遊產業帶、潭江僑鄉休閒帶、溫泉度假經濟帶為抓手,貫徹落實“三邊發展、三圈遞進”的產業布局框架,推進以旅遊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主動對接珠三角旅遊休閒和旅遊產業服務需要,利用資源優勢,實現旅遊點軸突破和集聚增長,拉開江門旅遊起飛序幕。休閒綠道+海上藍道+快樂水道為特色的旅遊休閒體系完善工程--依托現有綠道,沿潭江、濱海岸線和環川島修建旅遊文化綠道和景觀藍道,成為自然水域與文化脈絡、旅遊節點相融合的休閒慢游帶,並積極探索低空旅遊線路,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的旅遊交通線路體系,串聯精品。沿路完善自駕游基地及相關標識、服務系統,充分滿足騎友、摩友、車友等群體需要,以三道為基礎,構建起完善的自助旅遊支持保障系統。亮點三“僑都記憶”城市休閒業態培育工程《規劃》中強調,以旅遊部門為主開展的“江門城市記憶空間”的認證工作,制定標準、分類,組織詳細規劃設計;與其他部門配合,負責景觀提升、旅遊功能改造和旅遊設施配套。著力推進江門華僑歷史文化街區、港澳碼頭、甘化廠、中國(江門)網球訓練基地等的旅遊化改造提升,以整合華僑廣場、華僑博物館、星光公園、院士街等打造開放式4A景區為標誌,樹立“僑都記憶空間·休閒江門”的形象。整合江門市區內文化旅遊資源,使得景區和目的地建設相互促進,完善旅遊配套,促進文化生態修復和城市整體風貌的提升,打造以僑鄉文化休閒為核心吸引物的文化旅遊與商務遊憩旅遊綜合體,將江門市區建設成為富有文化特色的休閒目的地和國家級文化旅遊示範基地。作為主城區工程的重要支撐,開平市應整合打造同興路、風采堂、三埠文化公園及潭江半島酒店為城市休閒旅遊片區,提升城區接待能力和服務品位;台山市應支持地王廣場旅遊中心城建設,提升台山老城、西寧市街、鬥山騎樓街的風貌保護和旅遊利用水平。亮點四 打造江門旅遊核心品牌圈《規劃》中提出以僑都休閒、世遺文化、國際濱海三個集聚增長極打造江門旅遊核心品牌圈,以十大特色組團構成活力發展圈,外圍以一般景區和名鎮名村文件倉形成多彩衍生圈,以“三圈遞進”為指引,構建旅遊目的地的完善體系,為打造全域旅遊奠定堅實基礎。[數說]到2015年接待“過夜客”1600萬根據《規劃》顯示,力爭近期,即“十二五”末,江門市旅遊投資總額翻兩番,確保旅遊經濟主要增長指標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爭取到2015年,全市年接待城市過夜旅遊 人 數 接 近16 0 0萬人次,增長速度8%以上,其中,當年接待海外旅遊者2 0 0萬人次以上;爭取2015年旅遊業總收入超過4 0 0億元,年均增 長 保 持15%以上,提高旅遊消費水平,初步實現產品提升與產業轉型。到2025年,力爭年旅遊接待量達到4000萬人次,旅 游 總 收 入 達 到16 0 0億,實現旅遊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超8 %的目標。[三大品牌集聚]僑都休閒服務產業集聚區——— 構建中心都市旅遊核心,實現以旅遊集散、城市品牌形象傳達、核心旅遊產品供給為主,集購物、遊憩、娛樂、休閒、商務、會展、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的都市遊憩區、商務休閒區、文化創新區。世遺文化旅遊發展集聚區——— 做足僑鄉文化觀光、文化體驗、文化度假,與鄉村田園和生態環境緊密結合、與鄉村田園和生態美食緊密結合,打造多樣、系列的文化旅遊產品,形成全方位的僑鄉文化旅遊體驗。國際濱海度假休閒集聚區——— 以川島文化體驗、海上娛樂、海島度假為主體,與浪琴灣、銀湖灣等濱海旅遊組團加強互動聯繫,打造江門濱海旅遊品牌。[十大特色組團]按照《規劃》布局,江門將形成十大特色旅遊組團。鶴山嶺南山水休閒組團———以古勞水鄉、大雁山為主體,大力發展城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挖掘嶺南水鄉文化,展現特色民俗風情,突顯生態旅遊資源價值,打造嶺南山水休閒品牌。鶴城雲鄉田園生態組團———在鶴城、雲鄉、址山、共和等鎮發展田園休閒旅遊、低碳產業旅遊和商務休閒旅遊,以生態休閒和短期度假為主,打造慢生活和品質旅遊組團。銀湖灣旅遊產業組團———以打造“華南地區最時尚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勝地”為目標,以“淨美銀湖灣,海上康樂園”為主題,主打生態、觀光、休閒、度假、體驗、科教六大旅遊產品。整合崖門、銀湖灣、古兜山等旅遊資源,打造匯山、泉、湖、海等自然風光于一體,集遊艇、帆船、漁港、溫泉、濕地、健身、會議等項目相配套的崖門休閒旅遊產業集聚區。台城文化生態休閒組團———創新打造台城旅遊街區,充分挖掘鬥山鎮歷史文化底蘊,大力發展北峰山、騎龍山療養避暑、科普教育、漂流探險、旅遊觀光和休閒度假等旅遊項目,生態與文化互動,形成功能完備的旅遊組團。廣海灣濱海休閒組團——— 結合廣海灣港口及新城建設,整合國華台電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打造以海角城、黃金海岸和黑沙灣等為主的濱海休閒度假組團,發展成為集科普教育、濱海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旅遊功能區。鎮海灣生態度假組團———打造鎮海灣紅樹林品牌,突出浪琴灣的浪漫氛圍,提升海僑東南亞風情園休閒體驗品質,整合神灶溫泉資源,發展鎮海灣生態休閒度假組團。康橋頤和溫泉度假組團———以康橋溫泉、頤和溫泉為主體,結合香江溫泉,強化溫泉養生文化,發展以休閒度假、溫泉養生為特色的溫泉度假功能組團。天露山生態度假組團———以天露山、孔雀湖為核心,突出生態養生和避暑價值,發展峽谷漂流、生態探險、高山農場體驗等旅遊活動,打造與碉樓村落聯繫緊密、功能組合完善的山水度假組團。恩平溫泉養生度假組團———以溫泉度假為主題,突出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特色,以帝都溫泉、國家AAAA級景區錦江溫泉、金山溫泉等為資源基礎,傳播溫泉養生文化,發展溫泉養生休閒度假為特色的功能組團。錦江源山水生態旅遊組團———以錦江水庫為核心,整合周邊資源,以建設森林生態旅遊產業園為契機,打造原生態特色,集探險、度假、休閒等功能為主的旅遊組團。採寫/圖片:南都記者 嚴亮通訊員 陳劍南存倉
- Aug 08 Thu 2013 12:00
江門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